很抱歉,網站的某些功能在JavaScript沒有啟用的狀態下無法正常使用。
:::
網站導覽
最新消息
行事曆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文件檔案
課程計畫
學校法規
登入
學校簡介
校史沿革
交通路線
教學資源
課程計畫
專書閱讀推廣專區
宣導資訊
遠距教學
線上教學資源
行政單位
校長
教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
幼兒園
人事室
主計室
家長會
校務行政
School+相關教學
學校會議
檔案共用
研習表單回饋
防止數位性別暴力
交通安全教育
家庭教育
防疫資訊
問卷填答
樂活運動站
反霸凌信箱
八斗國小反霸凌信箱
差勤系統
差勤系統
基隆市新住民學習中心
簡介
新住民學習中心112年課程資訊
相關資訊
校史沿革
海角樂園,山澳天成。
八斗子擁山川海澳之美,活脫是個大自然教室,八斗子雖曾因煤礦沒落而沉寂,但因天然灣澳而促進漁業發展和人口的互動。八斗子地區原有望海巷、長潭尾,八斗子等港口,新進又完成了必山港,港澳相連帶動地區的漁業,漁產豐富,想認識的魚類多不勝數,八斗崗上,孩子們愉悅嬉嚷,大家眼中的海角樂園。
秋爽夏涼,生態豐富。
也許草長,但根底是甲蟲的家,久不見的大蟋蟀穿梭於斜坡草地,連學校的水溝、水生園區都有螃蟹橫行,天牛爬在樹頭,校前溝渠雖小,卻是清澈透涼,螺螄魚蝦潛游,夏夜可見點點螢火飛舞,蟬聲蝶影,水蠆蜻蜓,蟲嘶蛙鳴,到處可聞見。
自然寶藏,隨處見聞。
學生動中心旁的林地是夜鷺的棲息地,偶還可以見到龜類從碧砂溪上岸來小憩,林間還有松鼠跳躍,幾隻較不怕生的還會穿越馬路,八斗的自然生態可謂是豐厚的寶藏。
人文特殊,活力充沛。
漁業,促使第一波的人力資源移入本區,阿美族同胞大量移入本區,阿美族的孩子約佔學校的六分之一,孩子們在這無邪的環境中,不分你我,既有阿美的惇厚,也有平地的殷實,融合成今日八斗子特殊的人文。由於八斗子為北部濱海公路的要衝,假日總吸引大批遊客到八斗子忘憂谷公園或碧砂港魚市,觀光資源豐富,加上海洋博物館的籌建,整個八斗子喧騰了起來,社區大樓林立,八斗子第二波的人口遷移正悄悄的展開。
結合社區,揚舞勁發。
海濱的孩子和山地的孩子結合成一股揚舞勁發的力量,於是山地舞蹈成了學校的特色;漁民子弟和原住民的活潑開朗遂成社會科新課程實驗擷取的特色之一;孩子們的熱力在體育方面更是綻放,舉凡拔河、桌球、游泳、田徑等都迭創佳績。每年學校運動會是八斗子家長和孩子們最快樂的活動,熱鬧的氣氛持久不散。
質樸之珠,光蘊遠常。
本校學生家長從事漁撈業者約佔百分之四十,人口組成和濱海之利,加上海科館的成立,更能因應地方適性發展,髮長潛能雄厚,校舍也正逐年的擴建改善。八斗的設備或許不夠現代化,卻擁有熱誠的老師、熱情的孩子,雖純樸卻真誠,以此足以發揚八斗的光芒,像那晚會的燭光代代相傳下去。
106歲的八斗國小
,當年因為北部火力發電廠的經濟需求,遂遷址到對面的小山丘上,腹地從漁業、煤礦業、火力發電、垃圾掩埋場,看著海科館的嶄新建築物巍然昇起,衝擊漁村社區的老態,在新與舊的衝突中,牽引著各種『發現』在『發生』,未來,我們將走出教室,用行動迎接外在的變動,引進資訊科技,整合社區人、事、物等相關資源,思辨出更好的作為,影響自己和週遭的人、事、物。
八斗國小學校概況
學校地理位置
,八斗國小位於基隆市中正區東北嶼,緊鄰新北市,附近四大漁港:碧砂、八斗、長潭和望海巷,有不同的風貌,面山靠海人文資源豐富。海大、海科館、八斗高中與學校合作無間,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題材。
八斗國小概況
,目前小學部26班,特教1班。幼兒園3班,另有成人補校1班。老師平均年齡四十餘歲,多數海大碩士班畢業,住在學校附近,非本地人,學生卻多數世居於此,原住民和新住民學生數佔一半以上,常年屬教育優先區,開立課後照顧班、補救教學班及永寧基金會扶助班,兼顧弱勢學生補救教學。
學校願景
,我們生活與學習的場域就是面海靠山的小漁村,在劇變轉型中,以學校週遭的環境為素材,透過「
童子軍
」的意象,強調智--「
學習
」、仁--「
關懷
」、勇--「
創新
」,並且結合「
科技
」,在「
生活
」中體驗、探索與實踐。
「學習」、「關懷」、「創新」、「科技」和「生活」
是學校的願景。透過「
八斗海洋童子軍
」方案課程,帶領學童走出教室,參與社區,透過觀察、體驗、實作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成為真正的學習者,並成為影響他人的「公民」。「八斗海洋童子軍」自民國93年起,從社會領域鄉土課程轉化成豐富的童軍活動,參考學校教師專長、環境特色、引入社區資源,98年經教育處指定為海洋科技資源中心,面對環境的變遷,轉化出「
八斗船情
」、「
美麗海岸
」的學習方案,以在地的海洋環境為素材,透過方案課程和資訊科技的鷹架,運作「
分享
」「
自主
」、「
合作
」及「
創新
」的教學策略,關注四個面向「執行面」、「結構面」、「策略面」和「文化面」,產生4Q4力-「PQ」自律~持續力、「IQ」願景~觀察力、「EQ」熱情~創造力及「SQ」良知~品格力,能點燃「內心之火」的海洋公民。
八斗國小校史
1897年
日本殖民政府在基隆成立「基隆國語傳習所」,隔年1898年又奉日據最高行政機構「台灣總督府」訓令改製為「基隆公學校」,旋又在八斗子地區設立「八斗子分教場」是為本校之伊始。
1908年
(明治41年,民國前四年)四月一日,基隆公學校八斗子分教場奉令獨立為「八斗子公學校」,為日據時期本市的第三所公學校。校址設於八斗山山麓下的八斗子33番地,即後來的大榮街校址,原極為宜人悅目,後因北部發電廠的設置才有了改變。
1935年
(昭和10年)為教化早期未受日語教學的住民,在公學校內附設「日語講習所」,以徹底實行皇民化政策。
1946年
,劉錫齡先生奉令接掌本校,為本校光復後首任校長,同年四月改製為「基隆市中正第三國民學校」。後經歷任校長含辛經營規模已具。
1955年
0月因北部發電廠煤煙瀰漫,影響兒童健康至鉅,遷校於砂子園校址,即今日北寧路396巷52號本校校址。
1968年
8月,本校奉令改為「基隆市中正區八斗國民小學」,朱可亭先生為實施國民教育後首任校長。
1979年
11月,經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選定為「資源教室實驗學校」,為本市最早的資源教室。
1981年
5月1日,經教育廳指定為辦理學生自立午餐學校,又為本市早期以迄今日的午餐學校之一。
1981年
月8日遊泳池竣工,本校瀕臨東海,學生多擅於泳技,對外比賽屢獲獎項,但為學生游泳環境的安全,再校長及陳正夫主任大力爭取後終獲補助興建游泳池。
1984年
年6月15日,因本校具有漁村特色,經教育廳指定為社會科課程實驗學校。
1989年
4月改建東大樓教室,八月新建學生活動中心等工程陸續開工,1992年四月,又進行行政大樓改建工程;1994年二月,下操場修建為運動場,現有巍峨校舍規模自是奠基。近年的校舍改建始籌於金文心校長,在江定山校長任內大力推行。
1995年
,創辦八斗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招收幼童兩班。
1996年
二月江校長退休,賴有通校長接任,先後完成東大樓風雨走廊和上操場綜合球場興建工程,繼而規劃校園的美化綠化工作,八斗國小正朝向一個全新的紀元邁進。
1996年
成立成人基本教育班,全力推動成人教育,以結合社區,發展地方。
1999年
,西大樓在賴有通校長的努力爭取下,進行改建,同時進行的有行政大樓增建和自立午餐廚房改建,預定於2000年竣工使用。
2002年
八月一日賴校長有通奉調至仁愛國小,由原任東光國小胡校長英楗接任。
2010年
八月一日校長英楗奉調至仁愛國小,由原任西定國小錢校長彩雲接任。
2015年
八月一日校長錢彩雲退休,由原成功國小校長施奈良接任
2018年
一月施奈良校長因病去逝,由教務主任姚浚振暫代。
2018年
八月一日原任成功國小校長羅世彬接任。
返回頁首